生活中心/綜合報導男女朋友第一次與對方家長見面,難免有些緊張,除了注意該有的禮貌外,如何給長輩好印象,可能就必須絞盡腦汁了。近期有女網友分享了一段趣聞,表示自己男友第一次與家人聚餐時,行為舉止深受家族成員歡迎,媽媽不禁大讚這男生「很貼心」,而女網友當下竟然毫不猶豫地喊道「哪有!他超粗的」,讓場面瞬間超尷尬。▲情侶倆感情好。(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女網友在《Dcard》上發文,分享了男友第一次與家人聚餐的趣事,畢竟是第一次聚餐,情侶倆或多或少會有些緊張,不過男友的表現讓她超滿意,家人也對這個男生有好的第一印象,雙方相談甚歡。▲迪卡原文。(圖/翻攝自Dcard)聚餐結束後,這名男生先進入電梯,還貼心地等電梯,並詢問女方家人要到幾樓,讓女生的媽媽大讚「你很細心喔!」;但不知道是不是情侶倆晚上太過幸福,女網友竟然大喊「哪有!他超粗的!」,讓現場瞬間凝結。女網友說道,她想表達的只是男友平常很粗心,掉東掉西,重要物品不見都沒感覺的那種人。更自豪地說「要不是有一個細心女友,他早就把自己弄不見了吧!」不少網友看到這篇趣聞,紛紛留言表示「媽媽:對啊!超粗的」、「男友可能暗爽在心裡」;也有人笑稱「那妳後來怎麼解決尷尬?」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開箱日本超強套套 質感超薄「無負擔」 女羞喊:人家還要嗯…好軟喔!正妹峮峮自摸渾圓D奶引爆動 網友喊:讓我來最胸皮卡丘出沒!豪乳正妹秀「南半球」 網喊:給收服嗎?女友慾火焚身 甜喊:今晚人家要你…疲憊男竟回:我陽痿啦
- Aug 13 Tue 2019 05:01
曼城劍指三連霸 紅軍拚首冠
- Aug 12 Mon 2019 21:32
發動引擎吹冷氣被取締酒駕 法官:車不動不算
台中市政府配合內政部營建署辦理「協助單身青年及鼓勵婚育租金補貼試辦方案」,針對20歲到40歲單身青年,以及新婚2年內或育有未成年子女的婚育家庭提供租屋租金補貼,每月最高租金補貼單身青年3200元、新婚及婚育家庭4000元,補助期限最長1年,將於9月2日至27日受理申請,台中市預計2,978戶可受惠,減輕年輕人及婚育家庭的租屋負擔。住宅處表示,為因應少子化危機,讓單身青年可打拚、敢婚、敢生敢養,市府積極配合中央補貼約1.2億元,提供台中市單身青年每月最高租金補貼3200元、新婚及婚育家庭每月最高補貼4000元,補貼期限最長1年。20歲以上至40歲以下在台中生活的單身青年,且戶籍內無直系親屬,或是戶籍在台中市的新婚2年內家庭、育有未成年子女家庭等3種家庭組成,並符合家庭成員均無自有住宅、平均每人每月所得低於3萬4533元以下等資格,可申請租金補貼。台中市預計補助單身青年1,460戶、新婚育兒家庭1,518戶,如審核合格戶數超過計畫戶數,將依申請人庭家年所得、育有未成年子女數等條件,決定補貼先後順序。住宅處指出,與現行租金補貼相比,單身青年及鼓勵婚育租金補貼大幅放寬申請資格,從每人每月所得須在最低生活費1.5倍以下,放寬至2.5倍以下。以台中市為例,單身青年或婚育家庭每人每月平均所得低於3萬4533元以下者,即符合財稅資格,大幅幫助單身青年及婚育家庭減輕居住負擔。
- Aug 12 Mon 2019 21:32
拜訪板橋國小足球社 總統邀球員一起做外交
文/法操司想傳媒監察院近期因發布前立委陳朝龍案件調查報告,指責高等法院判決不符社會經驗、屬於有罪推定一事,在網路上引發熱烈討論,也讓人開始思考監察院這個組織究竟是在做什麼的。監察院的定位在討論監察院的職權問題前,先讓我們來談談究竟監察院在憲法上的地位吧!相信大家一定都聽過孟德斯鳩跟他著名的學說:「三權分立」吧!所謂的三權分立,指的是把政府的權能拆成「行政」、「立法」、「司法」三個權力,並且分別由不同的機關負責、彼此互相制衡,避免單一機關擁有過大的權力。但我國並非採取此種三權分立模式,而是採取(挪抬)孫中山提出的「五權分立」架構,將「考試權」、「監察權」另外獨立成兩權。但現在大多數的學者認為,「考試權」實際上就是「行政權」的一部分;而「監察權」其實就是「立法權」的一部分,因此基本上還是在三權分立的架構內,也有人主張應該要讓考試權及監察權回歸行政權及立法權,走向真正的三權分立。而有關監察權的部分,從組織架構來看,已經從過去由各個省市議會選出監察委員的「間接選舉」模式(憲法第91條參照),演變成現在的由總統提名、立法院同意的「提名模式」(憲法增修條文第7條參照)。另外從監察委員的組成我們也可以發現,原先監察院的組成其實比較偏向是一個「民意機關」,因此在修憲前,我國一共有立法院、監察院及國民大會等3個民意機關,形成「類似」美國的上下議院、日本的參眾議院的多民意機關模式。但是在憲法修正以後,現在的監察院已經不是民意機關了。監察院的職權有哪些監察院的職權方面,在憲法修正之後也有了不同。在憲法第90條中說到,監察院的職權包括了「同意」、「彈劾」、「糾舉」及「審計」4個權利;但在憲法增修條文第7條第1項中,「同意權」已經從監察院的職權中刪除,而僅剩下「彈劾」、「糾舉」、「審計」三權。彈劾權的部分,指的是對公務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所做的「拔官」處置;糾舉權則同樣針對公務人員的違法失職,所先行的停職或其他急速處分;而糾正權則是針對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的問題,所做出的糾正。此外,監察院除了上述這3項權力以外,還可以行使「調查權」,但監察院的調查權究竟是什麼樣的權利呢?目前仍有爭議,大家可以參考我們在《黨產條例釋憲說明會–監察院聲請解釋的條件是什麼?》一文中的說明。監察院究竟可不可以監督司法機關呢?監察院究竟可不可以監督司法機關呢?這必須要區分成兩個層次來討論。首先,是可不可以的問題。基於五權分立而制衡的我國憲法原則,司法權必須受到其他機關的監督。因此監察權在必要的範圍內,應該是可以監督司法權的。這是第一個層次。但是,監察權對司法權的制衡也不是漫無目的。如果監察院監督的是法官的言行表現,例如法官喝花酒、法官利用上班時間招妓、收賄等等,應該是可以進行監督的。但是,如果今天監察權的行使是針對「審判權的核心事項」,例如法官的認事用法、法律見解等等,則不適宜行使監察權,否則就會出現監察權凌駕於司法權的問題。監察院究竟該不該存在?監察院究竟該不該存在,是一直以來都有的問題,而現在也是開始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了。首先,監察院的監察權其實是從立法權分割出來的,而過去監察權也確實類似於一個和立法院類似的民意機關。在修憲以後,監察權已經不再是民意機關,而同時從他國的經驗來看,立法權又可以涵括監察院的職權,也可省去思考監察院可不可以監督立法委員的問題理論上有沒有必要再多一個監察院,是我們可以思考的。其次,我們目前的監察院的職權行使是透過監察法,但是監察法的最後一次修正是在1992年,也就是26年前,有些條文的一句甚至已經不存在,例如監察法第5條提到的「憲法增修條文第15條」就不在憲法增修條文裡。而現在監察院的職權行使,反而是透過監察法施行細則在規範。這種以監察院自己訂的「行政規則」來解釋已經不合時宜的「法律」的立法模式究竟好不好呢?也值得我們思考。但是,不論要不要留下監察院,因為監察院的職權是以憲法規定的,所以如果我們想要把監察院拔掉、或更改監察院的職權範圍,勢必得走到修改憲法這一條路,那又一定會是一起大工程。究竟未來監察院何去何從,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______________【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
- Aug 12 Mon 2019 21:31
高爾夫》洋房氣密窗&山溪地傳承賽最終回 黃郁寧143桿奪首冠
▲ (資料照)香港 / 蘇偉樺 綜合報導香港「反送中」越演越烈,近期就傳出不少流血衝突事件,對此,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邱騰華昨(8)日指出,已經有22個國家對香港發出旅遊警示,其中,澳洲、加拿大更將警示升級至「高度警戒(High degree of caution)」,要民眾注意人身安全。反送中示威不停! 港府:嚴重衝擊旅遊業綜合港媒報導,邱騰華昨日召開記者會,表示受到美中貿易戰衝擊,以及「反送中」示威活動影響,近2個月的整體經濟表現持續下滑,尤其旅遊業所受衝擊最大,訪港旅客人數、酒店入住率、零售數字一路狂掉,8月首週訪港人數更是下跌近31%。香港局勢動蕩 多國發出旅遊警示觀察這起香港史上規模最大的社會運動,「反送中」至今已3個月多月,每週持續會有遊行活動,但受到近期陸續傳出的流血衝突意外,以及港府開始逮捕示威民眾一事,顯示香港局勢正動蕩不安,因此多國為避免國人受到波及,也紛紛對香港發出旅遊警示。22國對港發旅遊警示 籲旅客注意安全繼澳洲6日將香港列為「高度警戒」後,美國國務院隔日也將香港調整為二級警示,即「務必提高警覺」的層級,到了今日清晨,加拿大也針對香港的旅遊警示升級至「高度警戒」,也就是說,全球目前已有22個國家對香港發布相關旅遊警示。加拿大政府強調,示威行動的情勢變化快速,並且特別容易在晚間演變成為暴力衝突,再加上港警持續以催淚彈或更激烈的手段控制群眾,以及有部分反對示威者進行隨機攻擊,造成多人受傷,因此,加拿大政府決定升級旅遊警示,來呼籲國民隨時注意當地最新資訊,並避免前往示威區域。原始連結 更多華視新聞報導 "反送中"未歇 港號召連3天"萬人接機" 浸大學生方仲賢獲釋 警阻大埔遊行
- Aug 12 Mon 2019 14:11
餐飲品牌跨界撈錢
又有人要出來蹭韓國瑜了!找到他25年前的發言,說當時他說:「政治人物…跟選民開政治支票沒有兌現,罷免他我們沒有話講。」然後就宣稱韓國瑜「從選前到現在,摩天輪、挖石油、賭場、F1賽車、賽馬等幾十項政治承諾,每一樣都跳票,沒有一樣承諾完成。」 乖乖,這些「罷韓」人士真的將台灣人看成低能,分不清甚麼是「競選承諾」,甚麼是「積極構想」嗎?他們舉出的案例,除了「愛情摩天輪」勉強可以算是「競選承諾」外(其實政見中也沒有),根本都只是韓市長的「善意建議」,希望能思考這些構想的可行性,頂多只能算是「積極構想」罷了,況且韓國瑜的競選政見十項,包括雙語教育、招商引資、南南合作、科技首都、交通網路、毒品宣戰、青年創業、世代共好、空污水質,黑韓者說的那些東西根本沒出現在他競選公報的政見中。硬要將它們塞給韓國瑜,然後說是他的「承諾跳票」,根本就是製造「假新聞」! 例如,「挖石油」的建議,韓市長是說,如果「行政院支持,而南海周邊的國家也同意」,就可以去南海太平島挖石油,讓高雄有財源可以償還前朝陳菊市長累積下來的巨大負債。請告訴我,這種說法有甚麼不對?連菲律賓總統杜特蒂都有類似說法-買美國武器也打不過中國,為何不和中國合作?他挖了石油分我們一半,幹嘛買美國武器和他打仗,又打不贏他?這表示南海的確有大量石油,若大家同意就可以共同開發、分油,請問綠營黑韓人士,這種構想何錯之有? 至於賭場、F1賽車、賽馬…,每一項都是他提出來讓大家共同思考,是否可以努力來實現?他也找到香港和馬來西亞的專家前來評估是否存在可行性,這就叫「競選承諾」了嗎?競選早就過了,韓市長只是在尋求高雄發財的機會,好讓市府可以早日擺脫陳菊送給高雄市民的巨大「禮物」,建設更好的高雄而已。認真構思、努力不懈的市長,竟被扭曲成「每一樣都跳票」的「跳票市長」,綠營人士的狠毒和惡毒,真是天下無敵! 依韓國瑜市長所言,目前已有兩三家外國公司在評估建置「愛情摩天輪」的可行性;如果年底之前,某家參與的公司宣布,他們決定投資興建的話,請問這些「罷韓」人士是否要出面道歉、撤銷罷免呢?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更坐實了這些號稱要「監督市政」的人, 其實只是披著羊皮的「政治禿鷹」, 藉由蹭韓來出點小名,目的是要踏入政治圈而已!一個才上任半年的市長,就要承受「政見跳票」被罷免的羞辱,應該是全球政治史的首例!綠營在「負面政治」的鬧劇扮演上! 作者為中國文化大學副教授、商業發展研究院商業政策所所長●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本文為作者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查看原始文章
- Aug 12 Mon 2019 14:11
陳念初/韓語錄發燒,瑜彩蛋風行!
(中央社記者尹俊傑紐約9日專電)美國總統川普今天暗示美中貿易戰線恐拉長,導致美股收黑,結束上沖下洗的一週。在低接買盤支撐下,3大指數週線跌幅都不到1%,分析認為,美債與人民幣將成美股後市觀察指標。美中上週在上海貿易談判未能突破僵局,北京本週以放任人民幣重貶、暫停增購美國農產品因應川普最新關稅威脅。川普今天上午在白宮向媒體表示,美國尚未準備好和中國達成貿易協議,「我們等著看中國是否履約出席9月的磋商」。除暗示美中預定9月在華府貿易談判存在變數,川普還說,美國不會和遭華府制裁的中國電信設備巨擘華為做生意。不過,福斯財經新聞網(FBN)隨後報導白宮澄清川普發言,指川普的意思是美國政府不採購華為產品。川普表態左右美股走勢,道瓊工業指數早盤最多下挫280點,午盤一度翻紅,終場下跌90.75點,跌幅0.34%,收在26287.44點。標普500指數下挫19.44點,跌幅0.66%,收在2918.65點。以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80.01點,跌幅1%,收在7959.14點。晶片股表現疲弱,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1.8%,台積電美國存託憑證(ADR)下挫1.2%,英特爾(Intel)與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股價跌幅都超過2.5%。叫車服務業者優步(Uber)昨天盤後公布財報顯示上季大虧52億美元,今天股價大跌6.8%。隨著美中貿易戰急遽升溫,本週全球股市有如坐雲霄飛車,投資人忐忑不安,資金紛紛湧向黃金與政府債券等避險標的。川普因不滿中國未兌現增購美國農產品的支票,上週揚言9月1日起另對約3000億美元中國輸美貨品加徵10%關稅。人民幣5日貶破7元兌1美元關卡,促使華府宣布中國為匯率操縱國,投資人憂心兩國貿易爭端恐蔓延成貨幣戰。在恐慌氣氛中,道瓊指數5日崩跌767點,創今年最糟單日表現。6日因人民幣匯率止穩、低接買盤支撐股市,道瓊指數勁揚311點,止住連5黑頹勢。7日小跌22點後,道瓊指數8日在科技股領軍下猛漲371點,幾乎完全收復週線失土。這段期間,美股在貿易戰憂慮與聯邦準備理事會(Fed)9月進一步降息的預期心理之間拉扯,多空激烈交戰。道瓊指數本週累計下挫0.75%,標普500與那斯達克指數週線跌幅分別為0.5%、0.6%。與此同時,避險資產行情看俏,國際金價走勢銳不可當,7日突破每盎司1500美元大關,衝上2013年以來最高水準。美國公債也成為投資人避險熱門選擇,殖利率隨價格上漲而走低。備受關注的10年期美債殖利率本週一度跌破1.6%,今天雖回升到1.74%,但與3個月期美債殖利率仍有極大差距,凸顯投資人看壞經濟前景,並預期聯準會將再次降息支撐經濟。美股揮別動盪的一週,但因美中貿易與貨幣戰前景混沌不明,金融市場短期內恐難恢復穩定。眼見人民幣兌美元本週「破7」有助中國出口,白宮貿易顧問納瓦洛(Peter Navarro)今天接受財經媒體CNBC專訪時指控北京操縱匯率,企圖抵銷美方加徵關稅的衝擊,並警告中國如促貶人民幣,華府將「強力還擊」。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央行)本週雖重申將維持人民幣匯率穩定,官方設定的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仍跟進市場匯率「破7」。投資人緊盯人民幣走勢之際,CNBC報導分析,美債殖利率與人民幣匯率走向將成為美股後市觀察重點。(編輯:王永志)1080810更多財經相關新聞綜所稅、證交稅縮水 7月稅收年減8.1%美中貿易戰怎麼愈打愈兇?竟是這原因罷工17天獲利慘 長榮航第2季僅賺3319萬求穩定、棄高薪 新鮮人轉考國營成主流同事打聽薪水該怎麼答?專家曝3招應對今日推薦影音______________有話想說?歡迎投稿>>>【Yahoo論壇】
- Aug 12 Mon 2019 14:10
廖繼弘專欄-關稅戰引發盤勢動盪 年線下引趨勢待扭轉
旺報【記者梁世煌╱綜合報導】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破7」之後,大陸的貨幣政策要怎麼走?匯改政策的方如會不會有變?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日前發布《2019年第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下稱《報告》)指出,必要時將加強宏觀審慎管理,穩定市場預期,以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與第1季相比,人行在最新的《報告》中對貨幣政策、流動性等表述保持了一致:包括「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鬆緊適」、「適時適度進行逆周期調節」,「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不搞大水漫灌」,「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要與國內生產總值名義增速相匹配」均與一季度相同。不過,在談及下一階段主要政策思路時,人行則是在最新的《報告》中強調,要加強預期引導,穩定市場預期,把握好處置風險的節奏和力度,及時化解中小金融機構流動性風險,堅決阻斷風險傳染和擴散。同時,也要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對製造業、民營企業的中長期融資。另外,隨著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在8月初跌破「7」關口,人行在報告中也表示,8月以來,受國際經濟金融形勢、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及對中國加徵關稅預期等影響,人民幣對美元有所貶值,突破了7元大關,反映了外匯供需和國際匯市的波動,對此居民、企業和金融機構均理性、客觀看待,市場預期總體平穩,人民幣匯率繼續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在進一步深化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上,人行在《報告》中提出,下一階段要穩步深化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完善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保持人民幣匯率彈性,發揮匯率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報告》還指出,必要時將加強宏觀審慎管理,穩定市場預期,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加快發展外匯市場,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原則,為基於實需原則的進出口企業提供匯率風險管理服務。
- Aug 12 Mon 2019 06:47
隔16年發輯! 麻吉弟弟合唱孫盛希衝第5名
(中央社台北12日電)香港反送中支持者昨天發起2場遊行,入夜均爆發衝突。其中,尖沙咀警署外有警民互擲催淚彈及燃燒物;警方更在港鐵站內無差別發射催淚彈及壓制示威者波及乘客;而港島東一帶也衝突不斷。至於有中國「福建幫」紅衣人撐腰意圖攻擊示威者、被認為可能爆發嚴重衝突的北角,在示威者刻意閃避下,一整天除有一名黑衣青年及2名媒體記者被毆打外,並未出現其他衝突。在未獲得警方核准及上訴被駁回下,香港「反送中」支持者11日下午仍分別在九龍及港島地區,發起深水埗及港島東遊行。其中,深水埗遊行的示威者在遊行過後採取游擊方式,先後向深水埗、長沙灣、尖沙咀等警署進擊並包圍。過程中,有示威者爬上電線桿將監視器鏡頭塗黑。隨後,警方向包圍深水埗警署的示威者發射多發催淚彈。但示威者不甘示弱,也以鐳射筆照向警方還擊,卻遭到大規模清場,部分防暴警察衝上附近天橋逮捕示威者,並有一名美國之音記者的腿部被警察打傷。傍晚6時30分過後,深水埗的示威者轉移陣地包圍尖沙咀警署。警方立即發射催彈試圖驅散示威者,但有示威者隨即挖起人行道地磚回扔,並用鐳射筆回照。警方因此更密集地狂射催淚彈,有示威者則朝警方扔擲燃燒物,造成一名員警受傷。在雙方的情緒被刺激到臨界點下,尖沙咀警方大舉衝向示威者,採取強勢作法徒手將10餘名示威者壓制在地,逕行逮捕。更有一名女性遭布袋彈擊中右眼,血流如注。之後,尖沙咀示威者又轉移陣地包圍葵涌警署,警民同樣互以催淚彈與鐳射筆相互對峙。但當地警方在驅離示威者時,卻從港鐵葵芳站外,朝站內無差別發射催淚彈,波及站內眾多一般旅客,不少人當場批評警方執法妄顧民眾安全。另一方面,港島東的遊行則從維園集會展開。但在同一時間,距維園不遠的北角一處餐廳,卻有200、300名來自中國福建的「紅衣人」集會。使這場遊行一度蒙上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氣氛。然而,在示威者不願為「紅衣人」造勢、讓福建幫玷汙反送中訴求及模糊焦點下,之後展開的遊行並未往東前往北角,反而往西前進,先後占領銅鑼灣及灣仔街頭,一度包圍位在當地的警察總部並架起路障。昨晚近7時,配備長盾、警棍和胡椒水的防暴警察,開始對200公尺外的大批示威者連發催淚彈,並快速推進,將示威者驅散至港鐵灣仔站前的軒尼詩道。此時,另一批示威者則將通往紅磡海底隧道的告士打道封鎖,導致港島與九龍間交通受阻。晚間近8時,北角街頭有一名落單的黑衣年輕人向警方及媒體表示,自己遭數名福建幫「紅衣人」圍毆,嘴角流血。但一旁的媒體採訪時,「紅衣人」不但喝令媒體不得拍照,更連續毆打2名媒體記者。深夜近11時,部份示威者轉往港鐵太古站時,眾多防暴警察衝入站內,在向下移動的電扶梯上強勢攻擊及壓制示威者,但波及其它旅客,差點釀成踩踏意外,引起旅客及附近居民不滿,朝防暴警察大聲叫罵。直到發稿為止,葵涌警署、銅鑼灣及港鐵太古站一帶,仍有示威者與警方持續對峙,且有零星衝突。(編輯:邱國強)1080812
- Aug 12 Mon 2019 06:47
《花椒之味》對父滿腹怨 鄭秀文變壓抑大姊
根據統計,高達72.7%義大利18歲到34歲的男性,還和父母住在一起。(圖片來源/pixabay)義大利18歲到34歲男性有高達72.7%還和父母住在一起,女性則有59.8%,相較歐盟平均50%高出許多。義大利政府甚至曾討論是否要提供獎助,鼓勵年輕人離家獨自生活。義大利男人充滿魅力,但交往後最常引發怨言的一點,是台灣兩性論壇也很熱門的話題:媽寶現象。義大利文媽寶「Mammone」一詞源自媽媽,原本只是形容較愛黏母親的幼兒,後來則被衍生形容那些即使已經成年,心理或實質生活作息仍高度依賴媽媽的人。美國流行網路雜誌《話題》(Topic)今年5月刊登的文章中,訪問了許多與義大利男性交往的女生,其中一名說,當她剛開始跟男友交往,一直懷疑對方有外遇,因為男友每個週末都堅持獨自開90分鐘車程回老家。女孩表示,後來證實男友在家鄉果然還有另一個「她」,只是那個「第三者」是男友的媽媽。男友媽媽至今還稱呼兒子「小貓咪」,每個週末男友會把自己的髒衣物運回家給媽媽洗,週一再穿著香噴噴、熨燙得服服貼貼的新衣服現身。年輕人離不開原生家庭,經濟可能是原因之一女孩遇到的情形不是個案。根據歐盟統計局(Eurostat)去年12月公布數據,義大利18歲到34歲的年輕男性,有高達72.7%還跟媽媽住在一起;義大利年輕女性與父母同住的比例略少一點,但也有59.8%。在歐盟內,青年繼續與父母同住的平均比率是50%。數據進一步分析介於25歲到34歲的年齡層,這是應該開始工作、離家獨立的階段,但有近半(49.3%)義大利人此時仍住在家裡。相對在北歐,25歲以後還跟父母同住顯得相當罕見,丹麥的比率是3.2%,芬蘭是4.7%,在英國、法國的比率也不超過15%。有些評論家認為,義大利的媽寶現象要歸咎於大環境,經濟不景氣使年輕人就業困難,大都市房價又貴,只好繼續窩在父母家中。義大利2 019年的青年失業率高達31.9%, 像米蘭這樣的大都會雖有較多工作機會,但單人套房租金平均要1,000歐元,約相當於新台幣3萬5,000元。義式媽媽服務太周到,媽寶難「斷奶」不過義大利傳統文化裡無所不能的「超級媽媽」,也被認為是助長媽寶現象的重大因素。某日和一位義大利媽媽談到兒童挑食問題,她很得意地說,幸好自己的兒子沒這種問題。「連蔬菜也照單全收嗎?」我好奇地問。她不疾不徐地列出了好長的清單,說孩子討厭青豆、紅蘿蔔、綠花椰菜、蘑菇等市面上常見的各種蔬菜,「但是只要熬成濃湯,或燉入義大利麵醬汁裡,孩子就不會發現了」!另一次應義大利友人邀約到他鄉下的家玩,原以為要一起去餐廳用餐,沒想到他直接帶我們到他媽媽家,因為「媽媽煮的比外面還好吃」。席間義大利友人指著自己念國中的兒子說,別看這孩子現在這麼高壯,小時候十分瘦弱。可能因為友人的妻子並非義大利人,在自家無法提供「義式媽媽」的無微不至服務,某個暑假,友人把孩子送到義大利奶奶家寄養了三個月,結果接回來時,孩子胖了至少六公斤。義大利奶奶怎麼做到的?友人解釋,如果晚餐端上番茄海鮮麵,小孩說沒食慾,她就會馬上再去做另一種,不管小孩點什麼菜,傳統義式媽媽都能「使命必達」。英國《衛報》( The Guardian)曾刊登一篇有趣投書,一位英國女性說,她在嫁給義大利老公之前就該懷疑,獨居男性怎能把公寓維持得如此光潔整齊,但她到婚後才發現,原來她老公的母親就住在樓下,每天都會自己拿鑰匙到她家打掃房子,把她老公的衣服洗淨燙好,甚至繼續幫兒子添購內褲。因為受不了義大利婆婆的無孔不入,那位英國女生跟先生的婚姻終於觸礁,她回到英國後,剛好鄰居又搬來一群義大利成年男性,這時候她才理解,她先生的媽寶特質不是特例,因為每晚她都會準時聽到隔牆電話響起,是那群義大利男性的媽媽致電來噓寒問暖,以及堅持要每天「跟寶貝說聲晚安」。2010年,義大利政府甚至曾為此提出討論,是否要透過立法解決義大利年輕人的媽寶問題,例如提供獎助,鼓勵年輕人離家獨立生活。不過由奢入儉難,只要義大利超級媽媽們一直能提供無微不至的照顧,義大利男性的「斷奶」年齡,恐怕還會持續居高不下。更多信傳媒報導食在健康》口腔癌患者怎麼吃?護理師:「3種飲食法」補充蛋白質又不便秘一次搞懂》新手爸媽看過來:育兒津貼請領8月正式上路
- Aug 12 Mon 2019 06:47
聲林之王2必看4亮點 陶晶瑩如此期許選手
話說七夕情人節過完緊接著就是父親節,就是告訴我們,一個不小心就會當上老爸,所以這時候來看一齣關於「爸爸」的《DJ奶爸》,是挺應景的!推薦給:因為《DJ奶爸》男主角伊卓瑞斯艾巴,也是本劇的監製,就是在《玩命關頭:特別行動》痛打巨石強森、傑森史塔森的反派人物(而且看樣子他一定會在後續的《玩命關頭》系列又出現)。他是很棒的英國演員,看過《環太平洋》的人都知道他最後決戰的演說真的太棒了!不過伊卓瑞斯艾巴一開始是當DJ打碟,意外被發掘,才進入演藝圈拍戲。而且他現在還是偶爾會跑去客串打碟,《玩命關頭:特別行動》原聲帶就有收錄他的作品。所以《DJ奶爸》有一點他個人的色彩在裡頭,故事描述一個過氣的青少年偶像查理,只有紅過一首歌,之後只能轉行到處打碟、但是越混越差,只能在一些懷舊舞會上放歌。神奇的是,他的童年好友,也是當今好萊塢大受歡迎的明星大衛,決定帶老婆跟小孩搬回英國。查理覺得這是個機會,因為大衛的老婆莎拉是美國當紅的DJ,假使能透過這層關係搭上線,說不定就有機會找到事業第二春!只可惜查理的計畫差點成功,大衛非常喜歡他沒錯,但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大衛夫妻檔需要查理當他們小孩嘉柏麗的保母!因為調皮搗蛋想要爭取爸媽注意力的嘉柏麗,只有大衛可以溝通、乖乖讓她不出包。想當DJ卻變成奶爸的查理,也只好將錯就錯,繼續混下去,想說戲棚下待久了,早晚就是你的!結果當然不會是這樣順利!觀眾對於《DJ奶爸》的期待,跟真正的劇情發展,其實不完全一致。大家以為這是小孩整大人的喜劇,但最後幾集卻跳回查理身上,回到競爭激烈的DJ產業,還把故事發展帶到西班牙的伊比薩小島(那邊也是度假勝地、派對甚多,成為所有DJ想要功成名就的殘酷舞台)。原來之前的劇情都是在鋪哏,要等到最後一集才知道故事重心在哪。對,跟「奶爸」其實沒有關係。另外一個觀眾會比較難消化的地方,在於小孩嘉柏麗,變成一個不斷惹事生非,想要換取爸媽關心的小屁孩。在亞洲如果小孩這樣難搞,大家一定就是一巴掌打下去,不可能像戲那樣一直退讓忍耐下去。所幸劇情後半部重心也不在嘉柏麗身上,她的神通廣大後來還變得劇情推進的一些關鍵。但《DJ奶爸》的賣點還是在伊卓瑞斯艾巴身上,他嘗試喜劇表演領域,讓大家認識DJ打碟的產業生態,的確有別於他演出一些硬漢的動作片。反而附加的親情劇情支線、子女關係、星二代的教養問題等,其實可以編排的更好。不過這每集半小時的情節,的確是有各種喜劇的成分在其中,而且觀眾光看嘉柏麗人小鬼大不斷搞砸爸媽的演藝事業,真的就夠奇葩了。更多鏡週刊報導【追劇指南】《紙房子3》 搶匪回歸鬥智「地表最強孕婦」【追劇指南】《別人眼中的我們》 輿論與惡的距離【追劇指南】《名人主廚齊做菜》 流著口水聽漫威祕密今日娛樂熱門影音